星空体育入冬后,家住古北嘉年华庭小区的李女士反而更愿意带孩子出门,因为毗邻小区的两块老旧公共绿地最近刚改造完,重组为1.4万多平方米的古北市民公园。
大块的开放草坪、露天舞台和观众席、“丝滑”的健身步道、点缀得恰到好处的花草……新公园看似质朴,其实蕴藏“精准击中”周边各类人群的巧思,只因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用户思维”——要让周边居民和上班族觉得公园不仅美,而且好用。
古北市民公园等最后一批公园的开放,为上海2024年的“公园城市”建设画下圆满句号。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公园达到973座,距离“到2025年底公园总数超过1000座”的“千园之城”目标更近了一步。
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无法依靠城区的无限扩张来创造更多公共空间和服务。挖掘低效空间的潜能、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为上海突破诸多规划建设障碍的主要手段。
口袋公园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硕果。作为大都市密集区补充公共空间和绿化的重要手段,口袋公园近年在上海兴起建设热潮。它们是依城市道路、商业街区或居住区等建设的小型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
黄兴路上的内环高架在中山北二路拐弯,在街角留下一片数千平方米的光照不足区域,加上原本单一的沿街带状绿地,劝退了想来散步的周边居民。
“唤醒”死角,杨浦绿化部门在光照和实用性上做文章,改造口袋公园时,按照光照时长分区,在晒得到一米宽阳光的地方梳理绿化,增设步道和休憩设施,引导路人来“孵太阳”;在光照较差的地方,种植耐阴花境,涂刷美化桥柱,还翻修了附近居民出行的通道。
大运盛沿路绿地,追逐“一米阳光”的桥下口袋公园。 图片来源:杨浦区绿化市容局
延吉路上,曾有一座面积不足500平方米的交通“浮岛”,通过两侧的斑马线穿过马路连到路边。今年,这里改造为微型花园,阴生植物园、座椅、步道、路灯一应俱全,给路人满满的安全感——即使身处车水马龙,仍能从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片刻安宁。
对居民来说,口袋公园很可能是城市开放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除了一般公园应有的基本功能,还要因地制宜叠加商业、社区活动、小型体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功能星空体育,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雀小脏全”,已成为当前上海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的一项原则。
不到1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能装下多少功能?夹在浦北路和桂林西街中间的康健绿苑给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考虑到公园将来的主要使用者是周边居民,且平日里以中老年人和孩子为主,徐汇绿化部门反复斟酌,最终相中了老少皆宜的草药植物。康健绿苑内的清心圃种植了20余种草药植物,并配套科普展示牌,让老人们看门道、孩子们看热闹。喜欢锻炼或遛娃的居民也可以在公园里找到对应的功能区。
将目光投向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它也是上海当前建设公园城市的“主战场”。
环城生态公园带的基底是外环绿带,这条平均宽度超过100米,已建成4000多公顷的绿色“项链”基本和外环重合,深植于城市和郊区间的柔性缓冲带,履行着生态隔离防护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外环两侧居住区的日益密集,居民对这条“项链”的休闲游憩功能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期许。
一边是守住自然基底,一边是回应百姓期盼,这对矛盾在“环上公园”的建设中找到了平衡。
今年3月,改造后的华泾公园试开放,上海市政总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郑毓莹站在500米长的架空栈桥上,指着湖中央的一座无名岛:“如果不是建公园,这里反而得不到重视,可能随着城市发展而消失。”
据调查,岛上及周边水域栖息着5种两栖类动物,种群种类和数量高于上海平均水平。如今,这里设为生态保育岛,既是市民游客登高远眺的风景,又是隔水无法接近的自然天堂。
来自上海植物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的报告显示,华泾公园改造前有191种植物,这里也是华南兔、东北刺猬、黄鼬、赤链蛇、黑眉锦蛇以及12种鸟类、55种传粉昆虫的家园。
其中,传粉昆虫种数明显多于上海其他面积相近的公园,这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将本土昆虫作为华泾公园儿童游艺设施的主题。“蚕宝宝”乐园、“千足虫”躺椅星空体育、“竹节虫”秋千、“刺蛾茧”探险洞……在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诉说有翅膀的“土著”们的故事。被昆虫吸引来的鸟类也受到精心款待,公园种植了大量柿子、香樟、海棠、石榴、柑橘、乌桕等鸟嗜植物,吃得津津有味的它们也是靓丽风景。
截至目前,上海累计建成开放“环上公园”40座,已完成规划目标的80%。“每座‘环上公园’不尽相同,但都是精心抚育了几十年的林地,是珍贵的生态财富。”上海市绿建中心主任张莹萍表示,所有“环上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相同,就是生态保护优先,绝不大刀阔斧,通过林地抚育更新、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土壤改良、水系连通、水质提升等措施,满足市民游客对生态涵养、野趣体验、休闲康养、自然教育等功能的向往。
今年9月20日,占地65公顷的南区开放,宣告历时7年建设的世博文化公园全面开放。
漫步公园,除了“双子山”,还有一处细节令上钢三厂退休职工吴正江激动——上海温室花园朝向中心湖一侧,抬头可见印有“1918”字样的红色梁架,“这就是我们厚板车间的老梁架!1918,指的是上钢三厂的前身,和兴化铁厂那一年建成投产。”
上海世博会举办时,它们还曾是中南美洲馆的骨架,建设世博文化公园时,因为这些粗大的钢筋铁骨质量过硬,弃之可惜,不少市民建议可以其为基础,将中南美洲馆改建成温室花园,不仅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还能节省一大笔人力和资金成本,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如今,市民真诚的建议使得这些老屋架“老树逢春”,架在温室上空的它们宛如守护儿孙的长辈,令知情者动容。
世博文化公园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不只是一项“民生礼包”,它承载了上海希望强调公共空间之于城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用高品质空间激发人对于空间的塑造、参与和分享,让人民主动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与生活,这也是对世博精神的传承。
建设“千园之城”,上海还有一种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2021年起,上海逐步推进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绿地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全市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超过125个。
世博大道沿线企业众多,工作之余,员工们需要放松、放空的生态休憩空间,但该区域内的绿化多以点状、线状零星分布,难成体系,一些企业的附属绿地虽然环境优美、自成体系,但独立于区域公共绿化之外。
得知周边上班族的需求星空体育,中国商飞总部“发扬风格”,主动积极配合,但其实也有潜藏诉求——通过开放附属绿地,向公众科普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历程,更好地展现中国大飞机的创业精神和中国商飞的企业文化。
“这种诉求很合理。”浦东新区绿管中心副主任张玲表示,尽管“共享”这种增加公园绿地的方式能大幅降低公共成本,尤其是在中心城区,但对权属单位来说,并非强制要求,也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让权属单位单方面“发扬风格”,附属绿地打开的过程中,以及开放后,都要让权属单位有参与感、获得感。
今年,近1200平方米的单位绿地和外侧2000多平方米的无名公共绿地撤除了之间的高大绿篱,从此“携手”,并起了一个契合中国商飞的名字——“云飞园”,和面向中国商飞总部大楼的景观石上刻的话语“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表达的意思相同。将来,绿地还将竖起中国大飞机的模型,吸引路人打卡,用生动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