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70年 王秉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入口领域及其进展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2 19:48:44    浏览:

[返回]

  星空体育今年,是造园学组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批准设立十周年。为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全年活动主题确定为“学科发展年”,举办系列研究、研讨和总结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学科七十年的发展,凝结了众多领导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关心支持和数代风景园林专家学者的持续努力。许多专家更是围绕风景园林学科的创立、发展和特点等进行了持续地研究,对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众号开辟专栏,将连续刊载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等,供会员和同行们学习交流。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编写和协调《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时,将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确定为“传统园林学、城市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入口,园林学:12)。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丰富的实践使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在进入21世纪的2001年亦有重要的表现,按此3个层次分别加以说明。

  园林“一开始就是植物与建筑物的结合”,“是农业技术与建筑学的结合”(李嘉乐)。风景园林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融汇了自然和人文多个学科的内容发展起来。现代园林特点更是以绿色生物系统为主,区别于其他无生命工程,在人居环境中再造自然,改善生态,起主导作用。因而一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倡导园林建设中运用植物材料造景,设计建造出许多生态和景观都很优秀而且富于东方色彩,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园林。上海一些园林专家调查研究地域内分布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发现其中的建群种、优势种和群落之间的生态位,从而在设计和维护中促使植物群落的健康的稳定(严玲璋)。同时为了提高园林绿地的绿化水平,上海还在研究和推广考核园林绿地三维(生物)量的办法,产生了积极的后果。

  由于我国引种、育种科技的落后,至今实际运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相对贫乏,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单调,加之指导思想的偏颇,许多城市设计建设了一些植物配置单调,生态效益不高的园林绿地、广场。这些情况目前在我国还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进一步推广运用“中国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研究成果,探索研究继承发扬我国优秀园林传统,加强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引种、育种、驯化的研究成为当前园林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一些发达国家将工业废弃地改造成为绿色公园,不乏成功实例,其共同的做法大致有这样几点:①保留或利用工业设施的片段,作为公园标志性景观;②基于工业地表的痕迹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③利用废弃材料艺术生成,化腐朽为神奇,特别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工业污染的后果,如将处理过程作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④引入和培植自然植被,改善环境,建立新的生态平衡,进而用以观赏游憩(王向荣)。在这一国际潮流的影响下,我国也出现两个成功的实例。

  其一是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原址为濒临岐江的粤中造船厂10.3km2的厂区。公园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造船厂原有特点的设施和植被,进行城市土地再利用,建成一个开放的、能反映工业化时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俞孔坚)。该公园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景观,又能够追寻昔日的记忆,特别是亲水生态环境的优化,得到许多专家的赞许。

  另一个实例是成都市的活水公园。这是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利用府河岸仅2.4km2的狭长地段,以演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为设计构思建成的公园。公园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布局,依次布置府河提水、厌氧沉淀池、曝气迭水、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池、戏水池、排水入下游河道的全过程,所有设施加以园林化,而且在水池、河道岸畔培植引自野外的植物群落,公园景观自然而优美。这个公园不仅具有科普的意义,而且同样具有很髙的观赏价值,受到游人的喜爱。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将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新的发展,认识也在深化。现就城市和人居环境绿化的有关问题,来加以说明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过去有人将城市绿化称作是:“在城市种树、种花、种草的活动。”这是个很不全面的界定,不能反映城市绿化的本质内容和作用。现在我们倾向从以下3个方面对城市绿化加以界定:

  (1) 是城市园林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拓展,将城市作为对象,按照园林的手法进行绿化和美化,形成城市实体空间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是现代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而且是惟一的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用以在城市再造第二自然,起到改善和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用。城市绿化对于城市环境已超越了被动治理的局限,是以积极、有效的主动姿态塑造人居环境。

  (3) 是城市社会服务和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属于第三产业,不以物质产出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系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广大市民和各行各业都有共同参与的义务并享用其成果。

  为实现城市绿化的目标,必须寻求一条能统筹全局的科学的途径。根据《环境保护法》 《城市规划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那就是要搞好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2001年国务院发出政令,再次对各个城市提出要求。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做了很多研究,取得许多新突破。

  (1) 各级各类公园绿地系统:按不同服务半径分布的各级基本公园和不同类型特点的专类公园共同组成城市公园系列。它们是方便实用、造园和绿化水平都较高的城市公用绿地。一般可达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

  (2) 城市绿地分类系统:按城市绿地功能分类,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绿地等构成城市绿地的系列系统。按现行标准规划建设,其全部可达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0%~40%。

  (3) 各类绿地的纽带构成的系统:规划道路、河渠、水体岸畔带状绿地,进行科学布局、设置连接各类绿地基本单元,构成城市绿地整体系统并成为城市气流良性循环的通道和具有本城市特色的风光带。

  (4) 城郊一体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城市绿地系统同郊区的自然山川地貌、林地、湿地、农牧区紧密地连接,形成一个以自然要素为主体的整体系统,将一切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积极作用的因素都调动起来。我国实行以城市为中心,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在城市环境建设上,完全有条件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将城市和郊区一体化地统筹规划,求得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大改善。许多城市在论证绿地系统时,已经突破原有城市规划区的限制,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定的在“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原则,以改善城市生态为前提,城郊一体化地规划绿地系统。

  (5) 城镇体系的环境系统:一些大城市的辖区已经形成城镇体系,对这些城市整体的绿地系统,除了要考虑各自城区和郊区的一体化外,还要将整个城镇体系的环境加以规划,使之形成整体系统。实际上这已经是进入大地景观规划的领域。

  (6) 城市绿化所需地带性植物材料规划: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时还要对本区域地带性植物材料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认真规划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植物系列,包括引种和育种规划,确保城市绿化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1) 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城市绿地系统将再造的第二自然同依托的自然山川连成整体,包容了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布着最广泛的植物种,容纳野生生物栖息;承担濒危物种移地保护任务;系统成为城市生态的积极生产者,固化太阳能,促进生命物质的生长和良性循环,同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因而此系统健全与否就决定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状况。规划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措施:①绿地的规模和其中的生物量,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在提高,因此在制定新的绿地分类标准时应进一步统一统计口径;引进新技术改进绿地的统计方法,考核绿地质量。②在治理城市污染的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城市环境的优化作用。③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热岛对城市生态的严重影响和绿地系统对热岛的缓解作用,从而产生的巨大直接和间接效益。④通过绿地系统对补给空气的过滤、形成低温通道,促成城市气流良性循环。⑤城市选定的定位区内生态系统稳定物种多样性趋向于丰富。

  (2) 城市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休闲游憩占有人们生活时间的相当部分,休闲消费占据市场相当份额。现代人追求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游憩休闲已是进步的时尚,健全的城市绿地系统将成为人们利用最多的游憩休闲载体。各种科学、科普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入口、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社会联谊、游乐等活动必然要依托城市绿地系统布置和展开。绿地系统中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富于文化内涵的美景必然成为人们向往的处所和就近方便利用的游憩空间。

  (3) 创造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绿地系统包容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地貌特征是城市所独有的;绿地系统中的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必然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遗存及其所处环境的优化,连同传统集景文化形成的景观骨架,将它们都组织进绿地系统中来,必将充分反映地方的文脉和特征。这些因素融合、交汇,连续反复,贯穿于市域,成为城市景观明亮的主旋律,形成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

  具有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特点的这样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实际上就是规划建设21世纪中国城市环境的理想模式——“园林城市”的物质基础。正在实施“园林城市”目标的城市都应该以规划建设好绿地系统为中心工作。到2000年年底,全国设市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28.1%,绿地率达到23.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8m2。这些成果是空前的。

  2001年9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邀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卡尔•斯坦尼兹(CarlSteinitz)教授来华作“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讲座。斯坦尼兹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权威,在景观视觉分析、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斯坦尼兹教授列举了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中30个重要人物,他们每个人的工作成果背后都蕴藏着影响至今的重要思想,都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作出不平凡的贡献。目前景观规划设计对于人居环境建设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受到日益的重视。

  斯坦尼兹教授主要介绍欧美景观设计的发展和现实,但他在讲座的开始就以我国杭州西湖为例说明1000年前进行的具有前瞻性大尺度景观规划;以黄山为例,说明在900年前就从文化上的重要性对优美的山岳进行保护。由此,他建议我国尽早鉴定文化自然遗产,妥善给予保护。《中国园林》将斯坦尼教授中、英文讲稿全文发表,产生很大反响。

  我国的大地景观规划具有规模的工作始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广泛开展的对风景名胜的调查、评价、鉴定,促成我国建立了风景名胜区的三级管理体系,随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逐步展开。有关规划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立法和标准规范陆续出台。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风景名胜区677处,总面积9.6万km2,占国土面积1%。我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有78处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其余也都在抓紧编制。我国尚有28处文化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保护规划有待认真研究。我国风景名胜价值珍贵,风景名胜区代表了国土景观和环境的精华,从风景名胜区规划开始,带动了国土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一些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一些江河流域,一些环境敏感区域以至一些行政区域都在考虑安排进行大尺度的景观规划。有关这方面的实例可以举出以下两个。

  成都市对市域范围内具有景观、环境价值的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査、评价,编制出“三片、两网、一中心”为特点的风景名胜体系规划。此规划如经上级政府批准实施,将会在资源保护、管理,开发建设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觉性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成都沙河位于成都市区东部,三环路以内,全长22.2km。目前沙河河道淤积,污染严重,周围土地利用不合理。鉴于这种情况,成都市园林局和园林学会对沙河地区进行深入调査并提出初步规划。规划以高标准治理水环境和扩大沿河绿地为重点,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突出成都市区“二江抱城”的风貌特征和文化传统,为成都市向东区拓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项研究非常适时,受到成都市政府的重视。现已作出安排,着手全面实施。由此,可以进一步体会大地景观规划的意义。

  注:原文刊载于《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卷》(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P230-234。

  王秉洛(1936—2015) 山东烟台人,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曾任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成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

  识别关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